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人事管理制度

发布者:校友网发布时间:2015-05-11浏览次数:10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人事管理制度

 

为加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人事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激发进取精神,增强内部活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国家有关劳动法规、政策和基金会章程之规定,结合基金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坚持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为了规范管理,基金会所有工作岗位,除重要岗位由学校委派任命以外,原则上进行公开招聘。

三、规范人员聘用程序

为了保证人员聘用工作公平、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

(一)学校人事招聘网、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或其他方式发布招聘信息;

(二)整理、筛选应聘人员情况;

(三)由理事长批准任用;

(四)与受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五)合同期满,岗位需要、本人愿意、考核合格的可以续签合同;

(六)人员聘用实行回避制度。受聘人员凡与基金会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被聘用从事基金会负责人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的工作,也不得在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工作。

四、规范聘用合同内容

(一)聘用合同由基金会理事长或委托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必须明确工作任期、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工资福利、国家规定的各种保险等,保证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在聘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培训和继续教育、解聘等条款;

(三)基金会与受聘人员签订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2个月。试用期应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五、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一)基金会对受聘人员的工作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必要时,还可以增加聘期考核;

(二)考核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考核工作实绩与考核工作态度相统一的方法;

(三)考核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

(四)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

(五)考核结果是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的依据。受聘人员年度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的,聘用单位可以调整该受聘人员的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岗位变化后,应当相应改变该受聘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并对其聘用合同作相应变更。受聘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的,聘用单位有权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人员。

六、规范解聘辞聘制度

(一)基金会和受聘人员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二)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金会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1、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

2、未经聘用单位同意,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

3、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4、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基金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5、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以上的;

6、对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本岗位要求又不同意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

(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聘人员可以随时通知基金会解除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

3、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4、依法服兵役的;

5、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报酬的、提供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的;

6、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工作的。

七、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